找到相关内容357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印度佛教史看唯识学

    论学派。然论摄论二宗,虽俱为法相唯识之学,然南方真谛,实得无著世亲之真传,故陈隋之际,北方论学者,多转而治摄论。真谛成为世亲之谪传,专以宏其学为志(注九)。   三、论系:以华严经论为主...是大品般若的注解。  (四)住毗婆沙论、大乘二十论,前者是注经的,后者是明唯识正理的。  (五)资粮论、王正法论、劝王颂等是明菩萨修行法门的,所以龙树之学,不可以“空”来范围他。  他对于外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243057.html
  • 禅净合一流略(二)

    新兴的瑜伽学派,魏帝就特别推崇。永平元年(508)菩提流支创译《经论》,魏宣武帝(元恪)亲自笔受。北朝论学派得以建立,其背景就有与南朝三论学派相对立的意义。而南朝僧众对北朝瑜伽学派也取排斥态度,...看法,为净土教开宗立派提供了主题和基点。   龙树菩萨在《住毗婆娑论》中首唱佛法修行有难行、易行二道──在此土长久勤行精进而获不退转,为难行道;而同在此土称念东方善德等十方十佛及阿弥陀佛、世自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94307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与东方文化

    学说对《经论》的心性问题进行论证的论学派(分论南派、北派),有依据《摄大乘论》论心性染净的摄论学派、有发挥《楞伽经》心性转变思想的楞伽学派。值得注意的是,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者在考察解脱成佛的...戒律是来自印度的大小乘戒律。南北朝时大小乘戒律已基本传译齐备。其中小乘戒律有大众部的《摩诃僧祇律》,盛行于关中一带(函谷关以西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);说一切有部的《诵律》,盛行于江南;化部《五分律》,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1043112.html
  • 佛教中国化的回顾与思考--中国古代佛教的三个问题

    中国思想界对心性论的探索研究。 论学派在北方,先后以洛阳和邺(在今河南安阳北)为中心。此派所研讨的《经论》是印度世亲所著,中心是论释《华严经 • 品》,为唯识学派早期...学派、成实学派、论学派、摄论学派、三论学派等。实际上这些学派所研究的经论不是一、二部,一个人也不一定在一个学派,例如涅槃学者同时也往往是成实学者,成实学者也可能兼三论学者。这里所说的学派,只是指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1243114.html
  • 禅宗六变——第一章达摩禅──禅宗一变

    北魏宣武帝时菩萨留支译《经论》,建立北朝论学派;梁陈间真谛三藏[499-569]译出《摄大乘论》、《俱舍论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三自性论》等,奠定南朝摄论学派;两者南北呼应,全属瑜伽学派在中国的...、翟昙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等先后入洛阳和邺城传译印度新兴的瑜伽学派,魏帝就特别推崇。永平元年[508]菩提流支创译《经论》,魏宣武帝[元恪]亲自笔受。北朝论学派得以建立,其背景就有与南朝三论学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343994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4)

    不为彼制。然义寂不许,俱据《缨络》夫妇六亲互相为师,并及其理,辨驳无余,著述具在,是故有过。晋译《华严》、魏译《经论》:菩萨常生是心,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师为尊,而下文乃说若欲舍家云云。又说菩萨于一切众生生师心、大师心,众生常为无明所覆,我应令彼无障净慧。《瑜伽师》:善男子,善女人,乃于末劫浊世众生发菩提心,令此有情随学于我。《唯识述记》:世亲时人有火辨者,形虽隐俗,而道高真侣,释此本颂称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044212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历史源流

    解深密经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》,《阿毗达磨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密严经》。十一论为《瑜伽师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论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经论》、《分别瑜伽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...的地区与人数,那是很难确断的。我们可以认定,当他住世,和示寂后的一、二百年间,佛教传播所及的区间范围大致是:北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,如尼泊尔等;南至频阇山脉;西到摩头罗;东到鸯伽国。大致不出中印度与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145122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----以《佛性论》为中心的比较研究

    《辩中边论颂 》意义中,注释了《摄大乘论释》,基于《经论》、《胜 鬘经论》之说中著有《佛性论》,从以上二部论中,大约可以 总括其全部的学说。想来世亲有意调和统一...说明以上三个问题(注10)。依于印顺法师及杨白衣先生的分判,开决此宗旨的是弥勒的《辨中边论》,无著的《大乘庄严经论》继承之,而世亲的《庄严释》、《摄论释》以及传为世亲所作的《佛性论》做了更多的发挥。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245691.html
  • 唯识宗哲理略论

    唯识宗依据的经典是六经十一论,六经如下:《解深密 经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经》(没汉译)、《阿毗达磨经》(没汉译) 、《楞枷经》、《密严经》(没汉译)、《华严经》。十一论是:《 瑜伽师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集量论》( 没汉译)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经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唯识二 论》、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》,《分别瑜伽论》(没汉译)《观所 缘缘论》。这六经十一论只能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545698.html
  • 众经目录五卷

    四十二部一百一十一卷 大智度经论一百卷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经论十二卷 后魏永明年勒那摩提共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住毗婆沙经论十四卷(龙树菩萨撰) 后秦世罗什译 大涅槃经论一卷 达摩菩提译 大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 陈世真谛于广州译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(或九卷或五卷) 后魏世留支译 宝积经论四卷 金刚般若经论三卷 胜思惟经论三卷(或四卷) 三具足经论一卷 法华经论一卷 转法轮经论一卷 宝髻菩萨四法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545768.html